创业型大学建设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逐渐成为国内地方高水平大学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寻求办学模式差异化与特色化,实现应用研究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地方创业型大学建设在履行高等教育职能使命上,尤为注重创造型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转化,故其在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工作中有着先天的动力。但总体上,地方创业型大学科产教融合工作仍存在融合主体合作意愿持续性不强,融合模式层次较浅,融合资源利益效率不高等问题,未能形成科产教融合可持续机制。地方创业型大学科产教融合工作应遵循高校办学定位,协同政府、企业、行业等主体,统筹人才、知识、资金等各类要素,做到“四力”,构建四项机制。
一要激发动力,建立需求适切机制。高校、企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在科产教融合共同体内基于需求建立要素间的联系,只有满足共有需求,找准需求互补点,才能激发各方共赢的内生动力。因此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抓准切入点。随着技术不断迭代革新及产业升级新要求,新兴产业对于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地方创业型大学应紧贴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专业集群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把创造性人才培养作为满足各方需求的切入点。二是抓准合作方。地方创业型大学应突出自身双创能力培养和学术成果转化特色和优势,建立面向市场办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同时积极整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主体,匹配行业内有承接能力和需求的企业、科研院所,突破人才实习实训、科研项目合作等浅层次融合方式,建立不同层级的合作关系,做到需求的适切性。
二要借好外力,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科产教融合各方主体拥有政策、技术、人才、平台、信息、资金等资源,如何借好各方的“外力”,实现各方资源的互配与利用效率最大化是关键。资源共建是资源共享的前提,要建立各方价值共同体,就必然要建立各方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地方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制度,结合本地产业及高校实际,提供公共服务与可操作性制度政策,发挥自身引导价值。地方创业型大学要积极整合平台、师资等资源,优化经费等资源分配结构,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做大做强资源增量,发挥育人价值和技术供给价值。行业协会要及时共享产业及人才需求信息,搭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联系交流渠道,提升行业协会社会效益,发挥信息链价值。企业要发挥自身社会价值,积极整合项目、场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协同高校技术、平台、人才等资源要素,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双方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要汇聚合力,建立沟通议事机制。不同主体在价值观念、合作方式、权利归属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多样利益诉求。同时,不同主体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如领导人更换、企业经营状态不佳等不确定因素,科产教共同体面临多种不稳定状态,故建立有效的沟通议事机制是地方创业型大学科产教融合工作的必要保障。要创建科产教融合模式平台,以产业学院、大学科技园模式、双创实训基地模式等为载体,组建实体化机构,协同各方主体深化在人才培养方案拟定、课程开发、师资互聘与培训、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内容,激发企业等主体参与科产教融合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理事会、专项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组织管理、质量监督保障等重大问题定期展开研讨,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建立沟通机制和议事机制。要完善组织框架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参建主体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
四是形成推力,建立质效评价机制。地方创业型大学科产教融合涉及主体众多、工作面广,同样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监控、成效评价、结果反馈、质量提升,推动融合主体生态圈闭环。建立科学合理的科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机制,须重点解决三个问题:要明确评价主体。科产教融合工作并非地方创业型大学一家“自说自话”,要以内部自我评价为主,积极纳入政府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要明确评价指标。按照不同组建模式,应当由各方主体协商确定,组建质量评价领导机构,根据建设模式定位、管理运行、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成效、学术成果转化成效等方面,建立分门别类、层次贯通、动态立体的评价标准。如建设定位与管理运行方面,重点考察目标定位、管理运行情况;资源投入与保障方面,重点考察师资队伍、软硬件资源;人才培养成效方面,重点考察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成果、实训平台建设以及双创实践成果;学术成果转化方面,重点考察协同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强调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的意义在于透过评价过程和结果检视科产教融合各方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订立规则、加强协调、明确责任等,有效解决融合主体的各方风险。同时,通过对科产教各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能更好评估科产教融合工作阶段性成果和进度,推动融合主体沿着共赢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本文为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2022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