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江海之声,时代之文
—— 评《新华时论:新华日报精品评论选》
2023-07-19 09:4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涛甫

新华日报的评论——“新华时论”,平时见诸于《新华日报》,也常见于网络平台。平时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看,觉得这家地方党报的评论无论从评论本身的专业水准来看,还是从评论之外的功夫看,都很大气、正气、锐气,也有灵气。

党报评论难写,地方党报评论尤其难写:既要谋全局,又得谋一域;既考验诗外功夫,又得试炼文章本领;既要立足本位,又要出圈出彩。既要,又要,还要。拿捏表达的分寸和度,难度的确很大。在我看来,“新华时论”做到了:有胆识,有见识,有格调,见功力。

党报评论,政治过硬是刚需

党报评论员一定是在现实的语境中作为的,很难想象一个不讲政治、不理解政治的评论员可以成为党报评论员。党报评论员不仅要讲宏观政治,也得注重微观政治。评论员肩负舆论引导重任。舆论方向正确,是社会之福;舆论方向发生偏差,则是社会之祸。对于党报评论员来说,政治上的要求则更高,评论员要在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上不糊涂,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明断政治的大是大非。“新华时论”可贵和难得之处在于,并没有把政治要求简单化、机械化,满足于在政治正确上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把政论写成政治说教和政策宣讲,而是主动去找问题,真正把政治内化成立言的准星,努力在思想和舆论上为政治做增量。《新华日报》的很多政论文章都能彰显其对政治的正确和精确理解。

党报评论员不是时时刻刻遭遇政治的大是大非的,在很多时候,他们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政治场景中,身处一个个鲜活的政治细节里。在微观政治场景和具体问题语境中,政治需落实到老百姓和社会基层的日常生活中去。微观政治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身在此山中”。这就要求评论员有慧心和慧眼,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日常生活政治中发现政治变化的轨迹和脉络。微观政治还表现在评论员对自己身处的媒介环境表达边界的拿捏以及表达分寸的掌握。评论员既是意见表达者,同时也是意见“把关人”,话怎么说?何时说?说到什么份上,分寸如何拿捏?这些都考验党报评论员的微观政治能力,从《新华日报》来看,其评论员的微观政治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新华日报政论是最能体现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武器。

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新闻评论写作,问题意识不可少。没有问题意识,即便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出现在你的面前,也看不出来。缺乏对问题的敏感,评论就可能成为一具空壳。评论不满足于言,更强调行,这种评论往往跟随着问题走,推动问题解决。

在《新华日报》的评论中,很多评论很接地气,很有现实针对性,文锋所及,针对的是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真问题,评论的目的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以论促政,以文辅政。不少评论并不是朝着“顺耳”的方向写的,而是朝着问题的方向去写的,能把“耳目”和“喉舌”的作用发挥得很好。诸如《城市管理亟待走出“整治思维”》《“强政府”应向何处“强作为”》《“暂不出新政策”也是好政策》《重视改革的“慢变量”》《警惕“精致的形式主义”》《“快答卷”更须“答长卷”》《新官也得理旧账》《“一票否决”莫泛化》《不能让集体决策沦为集体违规》《多些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拨开“改革触顶”的思想迷雾》《领导干部学习,别满足于“心灵鸡汤”》《走基层为何会有“隐形的隔膜”》《“海绵式干部”要不得》《改会风,也要正“汇”风》《善办“办不成的事”》《莫让问责泛化伤了“勤洗碗者”》等等,触及的多是现实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

连接党心和民心

新闻业作为连接公众和世界的中枢神经系统,它的立场、视角以及所见所识,乃至观察和分析周边世界的思想和情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公众的观感和思想。评论写作不是一般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而是强调对事实的看法和立场,告知受众如何看待新闻事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讯不再匮乏,不同成色的信息拥挤在一起,会干扰事实的呈现,让真相模糊起来。为此,评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真相从信息的瓦砾碎石中凸显出来,以正视听。这就要求评论员拥有截断众流、力搏千钧的意见力量。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靠信息时差和落差去说服他人似乎越来越难了。有时候,受众掌握的资讯比评论员还要多,被说服者懂的道理比说服者还要多,传、受双方观念水位落差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评论员如何立言?评论员以生产和传播思想与见识行世,其思想和见识并不局限于专业领域,而与公共性同在。

党报评论对于落地的要求更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意冷暖是党心所系,定是党报所趋。党报评论不能满足于党媒内场的“小循环”“内循环”,更在于成为连接党心和民心的连心桥,把声音传播到更广阔的社会场域,落点在于整个社会的“大循环”。“新华时论”的选题和解题落点都是在人民这一边,把民众的感受作为立论的依据。诸如《权力“烫手”才正常》《善待百姓》《民生实事莫沉迷于“数字突破”》《文化服务当多些“群众点单”》《改善民生,不能演变为“政绩口红”》《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 多想“能行”的万种办法》《警惕屡禁不绝的“层层加码”》《城市更新多些“三问于民”》《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把“吐槽点”变成“着力点”》《多做让老百姓“咧嘴笑”的事》《善待“差评”才能赢得“好评”》《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为政之表”就该对准“百姓时间”》等等,无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为人民鼓与呼,为民众排忧解难,这样的评论才是高论,也自成高格。

作为探索地方党报评论表达的一种新模式,“新华时论”将党心与民心对接得严丝合缝,也为党媒的融合转型寻求新解法。党媒作为媒体融合转型的定海神针,其评论更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一言九鼎、道正声远,“新华时论”给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本。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