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感悟“理论之美” 品味“思想之光”
2023-07-19 09:3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韩庆祥

在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第二辑)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自创刊以来,《思想周刊》已经走过六年多的时间,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编辑出版新一辑“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既是对办刊成果的展示与总结,也是对广大读者的感恩与回馈,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回望既往路,眺望前行路。“文丛”的出版,必将对办好《思想周刊》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作为一张具有光荣传统的党报,近年来,新华日报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不断强化“思想立媒、观点兴报”理念,坚持理论与舆论同频共振,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同向发力,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思想理论传播高地。创刊以来,《思想周刊》强抓内容、重抓载体、紧抓策划、狠抓队伍、实抓融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关版面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多次获得表扬和肯定,成为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领导干部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推动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载体。

2018年1月,新华日报汇编《思想周刊》创刊一年的成果,编辑出版了由《理论之光》《名家文萃》《学思践悟》《政在一线》《决策之前》五本书构成的“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社科理论工作者和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这几年,《思想周刊》在原有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再接再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这些成果编辑成书,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新出版的丛书,必将成为传播思想理论的“好声音”、社科理论界的“好朋友”、干部群众的“好帮手”。面对新征程,期待《思想周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持续奋斗,继续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重抓平台强载体。居高声自远。要增强理论宣传的传播力,高端平台的打造尤为关键。创办《思想周刊》,是江苏深化思想理论“四大平台”建设、提高省委机关报理论宣传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思想周刊》设有“新论”“政声”“智库”“论见”等固定版面。其中,“新论”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政声”反映各级领导干部的实践思考;“智库”建言资政集中众智;“论见”反映新锐观点、体现思想锐度。各个板块都有清晰的定位,形成了自身的鲜明风格和特点。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创新传播载体,建设立体传播体系,形成“报网端微抖”同步发力、优势互补的“理论传播共同体”,提升传播合力。

二是实抓创新强表达。深研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为主干,打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等不同话语场域,实现各类话语的兼容和对接,把深奥的哲理、博大的思想化为平易朴实、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话语表达,推动理论传播实现专业与通俗并存、严谨与生动兼具。要转变话语体系,增强理论宣传的感染力,打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实现话语转型、话语融通。要讲准政治话语,接准天线,准确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学术话语,用好新闻视角、新闻手段,宣传科学理论、传播专家观点;讲实大众话语,要接天线,也要接地气,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地方话;讲活网络话语,善用网络话语,注重多层次传播。

三是狠抓策划强互动。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特点是互动性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思想理论传播高地,既要加强策划,坚持“每逢大事必策划”“每逢重要讲话必策划”“每逢重要节点必策划”,强化单向传播,让理论传播的“魔弹”击中受众的“靶子”,又要强化用户意识,增强互动,加强双向交流。要加强策划,依托“姿正腔媛面对面”“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特色活动,营造互动场景,实现场外用户的心理参与和实际互动,鼓励受众与专家积极开展互动,形成思想共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群众,滋润群众心田。

思想因时代而兴,理论为国家而强。思想铸魂永无止境,《思想周刊》的探索也永无止境。衷心期待《思想周刊》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扎牢理论实践“营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点亮理论宣讲“火把”;进一步强化活动开展,形成理论传播“燎原”之势,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为做好江苏思想理论传播工作作出新贡献!

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思想周刊》以及这套丛书!

(作者为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曾任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本文为作者于2023年2月给“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第二辑)作的序,发表时略有删改)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