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24-12-25 15:30:00  来源:江苏大讲堂

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日报理论部原主任编辑 肖伟光

宣讲重点:

一、新时代的中国为何如此重视文化的力量?

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

(1)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新时代的中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

(2)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就是主动权

“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

“东方从属于西方”

“西方帝国主义者自以为是文明的”

“文明下的野蛮本性”

不断地重新定义“文明标准”

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守精神独立性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十年党报工作最后一篇理论文章

深耕聚焦:从理论短篇到学术长篇

形成正反馈

(一)明定位:定位明则思路清

第一,分领域来看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

第二,从整体上来看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

“三个事关”

(二)明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明立场

第一,文化是暖人心、得民心的重要载体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三)明领导权

一以贯之的就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理直气壮、一针见血、旗帜鲜明

(四)明使命

(五)明方向:守正就是守方向

(六)明规律

(六)明规律

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达何用?

“不能使中国成为文化的流浪儿、精神的乞食者”

打通文化生命体,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打通文化生命体,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第一,从主要创立者来看

第二,从创立目标来看

第三,从创立方式来看

三、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1)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积极打造文化建设的新空间

(4)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理论学习的几个有效方法

完整视频收看,请点击:

https://djtsc.jschina.com.cn/login 

编辑:黄慧敏
姓名:
电话:

需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