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委讲师团开展“先声宣讲”送理论进基层活动,深入新吴区各街道、社区、村庄开展公益理论宣讲,在内容上求实、方式上求新、语言上求变,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让“先声宣讲”深入人心。
近日,无锡市委讲师团开展“先声宣讲”送理论进基层活动,深入新吴区各街道、社区、村庄开展公益理论宣讲,在内容上求实、方式上求新、语言上求变,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让“先声宣讲”深入人心。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在组织开展宣讲活动过程中,坚持把目光投向基层党员,着力为基层党员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个学”为抓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原文学”提升效率。正式开课前,组织社区党员开展“读原著学原文”课前十分钟阅读活动。邀请老党员担任领读员,带领全体党员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节选)。
以“生动学”拓宽视野。授课期间,市委讲师团成员将鲜活案例、历史知识、时事热点等融入宣讲内容,面对面用接地气、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宣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期间,讲师们不时与基层党员互动,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动中完成高质量授课。
以“带头学”树立标杆。老党员鲁凤高、沈玉伦作为基层党员中的学习标兵,写下了文字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社区负责同志鼓励两位老党员整理笔记形成心得体悟,将其转发至党员微信群供大家学习。
理论宣讲浸润人心
此次“先声宣讲”送理论进基层活动,选派了理论功底扎实、授课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基层宣讲辅导。
从“穿针引线”中细悟理论宣讲之道,把“大理论”转化为“小实例”。市委讲师团团长王铭涛以可歌可泣的银幕瞬间,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几代电影人以满腔热情和大量心血塑造党的形象的画卷,向党员群众讲述了老一辈人亲历的革命故事。“电影放映+宣讲阐释”的形式更容易让党员群众理解影片的精神内涵,实现了理论宣讲与群众“零距离”。
从“讲得实在”和“听得受用”上着手,找准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结合点,将文化强市的理念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精细的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节奏,将理论宣讲与基层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以“引经据典”和“无锡实例”等一组组对比案例,讲好“百年党史大事件中的无锡印记”。梳理和回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锡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奋斗印记。
形式多样集聚人气
结合受众群体的兴趣爱好、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市委讲师团老师举的事例都是近期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
依托“流动式课堂”,以拉家常的方式说变化、谈感受,把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送到百姓心坎里,真正实现基层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用得上”,让身处他乡的新市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爱国情怀、看齐意识,提升宣讲“抬头率”“点头率”。
依托“院落板凳会”,在“小板凳”上开启理论学习“大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鸿山地域文化等素材,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穿插其中的党史小故事,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实践要求等方面,以百姓语言讲百姓故事的形式,让党员群众深刻感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