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办好“周末讲堂”“板凳课堂”“红色学堂”,在内容定位、载体设计、活动组织上不断探索创新。办好“周末讲堂”。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利用周末时间,以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为主阵地,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在经济、政治、农业等领域,结合工作实际,安排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地方历史文化等专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提升周末讲堂的举办水平。做优“板凳课堂”。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宣讲能手,通过“微党课”“微宣讲”等载体,推出随时可宣、处处可讲的“板凳课堂”。通过快板、三句半、小品、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群众性文化展演、三会一课等活动,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参与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提升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活“红色学堂”。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依托十二圩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旧址、仪征首届县委诞生地旧址等场馆,开发“红色+文化研学”“红色+乡村振兴”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项目,广泛组织党员干部、村(社区)群众、青少年学生重走“红色仪征”研学线路,厚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