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
2024-03-19 15:5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日明 丁祎婧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述党的领导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辩证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彼此作用。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经济建设的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经济的增长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当前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人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劳动者掌握,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发生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而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文化产业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与经济共进互动、融合发展,实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贯通,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高质量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规律。作为历时性的文化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一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的。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这是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所面对的既定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有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任务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搞文化复古主义,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绚丽的时代光彩。

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呈现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文化多样性是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文化方面呈现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一方面,文化主体性源于文化多样性。每一种文化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和存在的价值,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来源于多样性文化的交汇交融。就中华文化而言,中华文化主体性正是在文化多样性中通过不断交流融合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中华文化自身也是多样的,具有丰富的形态和多样的形式。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巩固文化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强调和突出文化主体性并非孤芳自赏,更不是唯我独尊,自绝于其他文化,而是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文化交流互动中,每一种文化都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彰显文化主体性。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主体性的增强进一步巩固了文化多样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多元文化共同繁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