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学习新思想 > 正文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1-07-09 16:47:00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在论述“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根本要求时,作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的重要地位。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坚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自觉承担好理论创新的使命任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自主的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党的百年历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灵活运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标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成功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一百年来党的理论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重大成果,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熠熠生辉。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由实践赋予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推动理论创新,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远观未来的鲜明特质。

一方面,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在实践中指明中国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开拓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只有科学把握了时代的特征,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亦是创新的起点。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要始终回应时代声音,回答时代之问,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让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发展。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先导作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迫切需要思想理论创新的引领。社科院作为从事思想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必须自觉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研究的核心任务。

一要筑牢做好理论阐释工作的政治自觉。哲学社会科学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上责无旁贷。做好理论阐释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更多的人”,是党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重任。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学思想、用思想。

二要在回应时代课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改革发展面临复杂难题和严峻挑战,“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抓住事物本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卓有成效地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难题,令人信服地回应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形成有理论深度、学术高度、时代热度的理论成果。通过对时代课题的解答和对干部群众诉求的回应,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其真理魅力和时代价值。

三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阐释。在学术理论层面,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结合,在生动实践中理解、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所在,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角度深化理论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吸收精华资源,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向深入发展。

夏锦文(作者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