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热点聚焦 > 正文
“人民英雄”张伯礼在宁谈中医药抗疫
2020-09-14 10:33:00  来源:新华日报

“人民英雄”、全国名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13日上午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全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送来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中医药抗击疫情的贡献与思考。

张伯礼曾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今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9月,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中央经略济生,中西协和防治

今年初,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受中央委托,张伯礼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并带领中医团队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社区调查疫情,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药。

即便他在武汉生病摘除胆囊期间,仍带病坚持奋战在一线,指导中医药早期参与、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张伯礼提出要迅速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等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并普遍服用中药,力推中医药尽早介入、全程参与病人救治,为取得确切疗效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在张伯礼负责的江夏方舱医院,实现了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讲课开始,张伯礼用他写的一首词《清平乐·人民才英雄》,来表达他的真情实感:“白甲十万,疫魔三月战。江城生死皆好汉,数英雄独颜汗。中央经略济生,举国众志成城。中西协和防治,环球凉热彰明。”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久,我就向中央建议立即让中医参与战斗,因为研制西药、疫苗需要时间,而中医药治疗传染病有着几千年的经验可循,有现成的医案可用。”他说,党中央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为新冠肺炎防治指明了方向。

制度优越是抗疫胜利根本保证

张伯礼说,此次抗疫,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是主心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力量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国家的坚强实力是抗疫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强大的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感召力是人间正道。

他说,生命至上,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救治病人的每一个细节上。在抗疫初期,国家就定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决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的基调。对待每一个危重病人的救治,专家都会反复论证、科学施策、精心救治。

“在抢救病人生命时,不计成本,光是医护人员的一套密封防护服就要800-1000元,这套防护服全部一次性使用,用完即销毁;有的重病患者光在住院期间就花掉了几百万元医药费。这一切都由国家买单。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制度的优越性是根本办不到的。”

张伯礼说,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刻,全国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上给予武汉人民无私支援,迅速地克服了医用物资、器械短缺等困难,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广大医务人员不畏困难,不计报酬,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挽救病患生命付出了艰辛劳动。

“9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我颁奖时,我不由自主地向总书记鞠了个躬。”张伯礼说,当时他心情非常激动,由衷地对总书记的英明决策表达敬佩。

让中医药文化走得更远

在武汉期间,张伯礼提出要尽早对感染人群进行隔离、普遍服用中药,“只隔离不用药只成功了一半,最多时,1000多口锅同时煎煮中药,24小时不停歇。”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确诊的阳性率由2月初的80%,降至中旬的30%,到月底不到10%,缩短了退热时间、痊愈时间,降低了轻症转重症的比例。

此次抗疫,全国共有29个省的4900多名中医药人员驰援湖北,约占援鄂医护人员的13%,组建了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承包”了湖北3家医院的8个病区。全国有74100多名患者服用了中药,占患者的91.5%。在武汉方舱医院,病人在服汤药、针灸、按压耳穴等中医疗法的同时,中医师们还带领患者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最终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落后在技术。将中医药的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就能发挥其优势作用,创造出原创性成果。”张伯礼说,中医理论体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与当今西医提倡的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方案、预防为主等观念不谋而合。

张伯礼说,目前中医药已经在海外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同其他国家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每年约有1.3万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治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正走出国门影响全球。他呼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苦练内功,把中医药的研究功课做好,以科技为支撑,让中医药文化走得更远、传播得更深、造福更多患者。

本报记者 仲崇山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