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伟大发明,被称为人类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中国的雕版印刷不仅是中国古代科技与艺术辉煌成就的生动见证,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彰显中国古代雕版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国汉字符号的独特美学,在推动世界文化传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历经千年沉淀与发展的中国雕版印刷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这项文化遗产融入时代精神,绽放时代之光。
打造雕版印刷文化IP,彰显长江文化独特品牌
雕版印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打造雕版印刷的文化IP,对于塑造长江文化的新地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意设计,将雕版印刷技艺与现代审美、国际流行文化相融合,开发一系列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IP产品,从而打通海外传播的主航道。
挖掘雕版印刷的文化内核,独创文化IP。雕版印刷是中国古老技艺与现代审美交相辉映的文化形态,它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以杭州为中心,长江下游南京、扬州、苏州、金华、宁波、绍兴等地的雕版印刷十分发达、融为一体。
挖掘雕版印刷的技艺之美,创建文化IP。将严肃的传统雕版文化凝缩处理,抓取主要文化内涵进行轻量化传播,使传统文化活泼化、艺术化,符合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娱乐化学习的特征。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一系列雕版印刷文创产品,如限量版书籍、艺术画册、纪念邮票等。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雕版印刷,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通过挖掘雕版印刷的文化IP,将目标群体定位为社会大众,引导公众树立积极正面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助力文化IP背后的文化普及,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长江文化的内涵,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打造雕版印刷数字场景,复活水印木刻古老匠心
雕版印刷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打造雕版数字场景,将历史风貌与现代技术融合,复活水印木刻的古老匠心,这对于弘扬雕版印刷之美、塑造长江文化新地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江沿岸城市中,选择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段,建设一条以雕版印刷为主题的数字街景艺术长廊,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条长廊不仅是一条物理上的通道,更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的展示平台。长廊的设计可类似古代雕版印刷工坊,采用仿古建筑风格,通过精细的木雕、石刻等传统工艺,再现宋代雕版印刷的辉煌场景。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运用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等技术,创建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雕版印刷的每一个环节,从选材、雕刻到印刷、装订,全方位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雕刻之美、水墨之香和装帧之韵。
此外,还可以在沿途设置多个数字展示区,从而增加数字场景的文化内涵。每个展示区可以围绕雕版印刷的不同方面进行主题策划。雕版印刷数字场景能够再现历史风貌,为当代人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窗口,从而推动长江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营造雕版印刷公共空间,提升公民雕版文化新体验
提升公民体验,是公共空间建设的发展趋势。以雕版印刷为主题,营造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和服务,使公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从而提升公民雕版文化体验感。
以雕版印刷为主题的文化中心是文化活动的聚集地。通过定期举办雕版印刷技艺培训班、夏令营、国际文化交流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到雕版印刷的学习与体验中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鼓励当地群众和艺术家参与到雕版印刷文化中心的运营与维护中,增强群众对雕版印刷文化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可以将雕版印刷技术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在数字文化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雕版印刷文化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在线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跨越时空限制,近距离感受雕版印刷的魅力。此外,数字文化中心还可以成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实践基地,开展雕版印刷历史和技术的专项研究。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雕版印刷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既能全面了解雕版印刷的技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又能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历史依据。
雕版印刷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遗产,浓缩了千百年中华文脉的遗传基因,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打造文化新地标的关键在于融合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注入现代元素,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从而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
(燕京 冯锐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江文化研究院,长江文化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江苏省重点智库研究课题“长江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新景观创建研究”〈项目编号:SCJ24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