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3-07-26 09:56: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庆洋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亲自部署推动了“千万工程”,即从面上将浙江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的1万个进行全面整治,再从点上抓住1000个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这一前瞻性战略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农民群众,其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指引,是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坚持系统观念,算大账、算长远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千万工程”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为广大农民群众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点面结合,启动实施“千万工程”,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充分把握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深刻影响着浙江乡村,乃至重塑全国乡村的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我国有着近8亿农民,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把握好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沿海沿江与丘陵平原地带的差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富民家园。

坚持人民至上,思群众所盼、急群众所忧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参与到开会讨论、民主决策、具体落实的全过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要厚植为民情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方法论,多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忧,顺应民意、尊重民意,真正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实事求是,崇尚实干、力戒形式主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伊始,在短短118天里,跑了11个市、25个县调研,进而作出“千万工程”的科学决策。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要崇尚实干、力戒虚荣虚功虚名,让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学思践悟新思想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把“三农”干部培育成为政治过硬、知农爱农、业务精湛、群众认可的堪当时代重任的“新农干”。

坚持守正创新,守住初心、勇于求变求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性统一。20年来,浙江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积小胜为大胜,以“千万工程”为主线,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在“千万工程”中,守正就是坚持久久为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继出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村精品、万村美丽” “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等行动计划,以钉钉子精神打造新时代浙江全省域的“富春山居图”。“三农”干部要强化政治站位,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政治意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坚守初心使命,保持历史耐心,不搞面子工程,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走、盯着问题去

上世纪90年代,浙江的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乡镇企业高歌猛进,“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但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随之而来、日益突出。“千万工程”牵住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牛鼻子,坚持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先手棋,瞄着农村生活垃圾、农村户厕改造、河道清淤疏泥等普遍问题去,追着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走,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内至外的自我更迭、自我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路径。农村人居环境不是小事情,既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展示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乡村建设行动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开创性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学习掌握“千万工程”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千万工程”蕴含的好经验运用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

(作者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