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奏响“自强不息”时代强音
——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⑦
2023-04-14 14:2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徐康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两千多年来为贤达和百姓所传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重要方面,在当今时代仍有励志作用,蕴含着家国情怀的巨大精神感召。

中国人崇尚修身正心,重视精神世界的塑造熏陶,素有寻找意志力量的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哲理认为,人的修行背后,起关键作用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强的意志。有了自强不息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才会有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百折不挠、励精图治这些经年不衰的成语流传。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文人很多,但大众特别偏爱苏东坡,有关苏东坡的传记故事数不胜数,以他为主题的各类公众号也是名人中最多的。这应该和苏东坡身处逆境不消沉反而更加达观志远、与苏东坡身上富有中国文人历来重视的自强不息精神有关。

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自强不息可以励志,助推个人成长,但倘若它的意义只在于为个人励志,帮助一个人获得世俗利益,那它也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经典。历史上不乏文字隽秀典雅的楼记台题,但《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最受人们好评,成为千年传唱,这与作者的非凡胸怀、气度与强烈的入世抱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看庙堂之高,望江湖之远,远远超越了个人励志的层面。

自强不息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被反复传颂,尤其是自中国近代历史以来深入人心,成为时代强音,是因为它和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民族自强不息才能跻身于世界之林,国家奋斗不止才能实现繁荣昌盛。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进入遭受列强欺凌、落后被动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探索强国之路,呼吁民众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开始上升为整个民族为国运而奋斗的精神力量。虽然强国之路的探索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国家落后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改变,但自强不息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分子和革命党人为国家振兴而持续奋斗,也把中华民族锤炼得更有韧力、更加坚强。

新中国成立后,一张白纸、基础薄弱,生存与发展都曾遭遇过巨大的挑战,但年轻的共和国经受住了考验,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初步建成了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大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生产力之间的距离,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工业化国家用100多年甚至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并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入到世界发展前列,更好地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新起点新征程,中华民族要自强不息,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经历过汉唐隆盛,也有过长达百年的民族屈辱史,当下的历史正在重新书写。中国已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类文明史上将第一次出现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夙愿越来越具有现实感。身处这一新的时代,我们这个民族应该继续从自强不息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转化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得更为扎实雄厚。

当前,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尤其要体现在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追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多重复杂因素,我国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技术上被“卡脖子”的问题十分严峻,必须要以奋发图强的精神斗志迎头赶上,破解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瓶颈障碍。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各方力量,变压力为动力,把技术的“断供”“封锁”看作紧迫的“时间窗口”,以巨大的精神勇气和艰辛的付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效法自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自强不息也以“天行健”为指引,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为。在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科技发展本来之规律,坚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做不顾客观实际和发展条件、仅有热情和干劲却违背了科学精神的事情,历史上有过许多这样的错误和教训。关键是要找准攻坚战的突破口。要重点选择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的基础前沿技术加强研发,同时下大力气构建高效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为一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好的环境。

自强不息经历千年传诵,演化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华民族克服困难、不断向前。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发展能量。

(作者为江苏社科名家、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黄慧敏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