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推行“群众工作法”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2021-07-27 07:36:00  来源:新华日报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宿迁市人社系统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大力推行“群众工作法”,全力实施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化、系统化“四化”改革,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推行群众工作法,就要保障好群众“四项权利”。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基、基石。知情权。“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要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定期公开发布解读最新政策法规、重大事项和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人人知晓、人人了解、人人明白”。选择权。面对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要坚持便捷化主线,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做到“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减跑动”;同步推进“一张网”建设,让广大服务对象“不跑路”“跑一次路”“抄近路”。参与权。“群众参与度等同于他的满意度”。坚持“开门问计”,通过政务公开开放日、建议提案公开办理、全媒体政民互动等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业务活动,为人社工作建言献策、添智添力。监督权。用好群众监督的“探头”,织密群众监督之网,通过畅通12333热线电话、人社新媒体留言等途径,让人社事业在群众的监督中行稳致远。

推行群众工作法,就要突出把握好“四种关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要时刻铭记“鱼水”关系,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关键所在。摒弃“水火”关系。“水火”关系是典型的“不走群众路线”。人社系统人员与群众关系切忌是“水火”关系,避免“官僚主义”,不能互相割裂、对立,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彼此相容,守望相助,齐心奋斗。摒弃“油水”关系。“油与水”从表面上看似在一起,但由于密度比重不同,很难相溶,这是典型的“形式上走群众路线”。在工作中,要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从而赢得群众的“好口碑”。摒弃“蛙水”关系。人社系统人员与群众关系更不能是“蛙水”关系,若即若离,这本质是“利己主义”,是典型的“有选择走群众路线”。在工作中,要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守“鱼水”关系。人社系统人员和群众关系应该始终保持“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密不可分,扎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详细梳理出为群众办实事的问题、实事和成效“三张清单”,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推行群众工作法,就要在实践中做到“四个转变”。“只要群众有想法,我们就要想办法”。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路径。应急状态向预警状态转变。加强源头治理,超前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宿迁创新“四全机制”,让农民工不再担“薪”忧“酬”,全市农民工工资案件总量实现“四连降”。被动落实向主动思考转变。宿迁在全省率先出台乡土人才“1+3”政策体系,有108人实现由传统“农民”到“职称人才”的转变。注重程序向注重结果转变。要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对工作程序“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坚持“群众需求、实事求是”导向,坚持“案结事了、事了案结”原则,才能实现理想的工作“结果”。单一作战向系统思维转变。要坚持系统化思维,改变“单一作战”的局面,加强市直部门横向联动,加强国家、省、市、县(区)纵向联动,构建高效运转的落实体系。

推行群众工作法,就要实施好民生“五项工程”。实施暖心民生工程是群众工作法的结果,必须抓出特色、创新、成效。就业富民工程。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创业富民行动、困难群体援助行动等,促进各类群体高质量就业创业。宿迁创新打造“乐业宿迁”品牌,已吸引4.9万名在外务工人员“凤还巢”。社保惠民工程。开展社保服务提质行动、社保质量提升工程、工伤保险“护航行动”等,定期调整养老保险待遇,让群众的社保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人才强民工程。坚持社会化方向,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才”。创新乡土人才培养模式“育才”,开展“联村强农行动”,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宿迁创新建立技能人才评价监管机制,已规范开展等级认定2.49万人。维权安民工程。开展“和谐同行”行动、农民工欠薪清零行动、“阳光调解”金牌维权行动等,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广大劳动者撑起维权“保护伞”。服务便民工程。坚持信息化赋能,实施“智慧人社”攻坚行动,上线一体化运行平台,建设一卡通服务平台,推进人社服务网上办、就近办、一窗办。宿迁正在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将24个业务窗口精简至17个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次办好”。

钱信松(作者为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王逸男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