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在包容性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2021-07-21 15:38:00  来源:新华日报

提 要

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点是低收入阶段,现代化建设的起点是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要克服绝对贫困,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的着力点是效率性增长,也就是要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步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推进包容性的发展,也就是效率和公平的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在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思考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进一步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苏州是苏南模式的故乡,也是集体富裕的典范。在苏州创造的共同富裕模式中,最重要的经验包含了“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一是做大蛋糕,二是分好蛋糕;富裕靠效率,共同靠公平;发展靠效率,共享靠公平。

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点是低收入阶段,现代化建设的起点是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要克服绝对贫困,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的着力点是效率性增长,也就是要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步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推进包容性的发展,也就是效率和公平的包容。

当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在0.47上下,高于0.40的警戒线。而现在的相对贫困问题,不仅表现在收入的差距,还表现在财富的差距。相对贫困的原因除了不同区域自然和地理因素导致的地区差距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展水平的差距,突出表现是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悬殊。尤其是后发展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太低。二是体制和政策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效率优先体制和政策,在激励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差距;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制在激励要素投入的同时,也扩大了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差距,不同的个人所拥有的要素存在很大差别。三是权利不公平原因。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寻租谋私导致的高收入;另一种是垄断性收入,既有行政性垄断,也有市场性垄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性。中国推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开始就要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社会主义应该以人民群众感受为标准,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都是人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特别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相对感受。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所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五中全会对现代化有三个重要指标,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特别要关注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要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发展的活力源和消费升级的推动者。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等收入人口一定要成为主体。

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我们的发展方式需要有一个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含义就是可持续发展、共同参与发展、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包容是效率与共享的包容,一方面不放弃效率,另一方面要共享发展成果。第一要坚持促进效率提高的理念和体制,第二要坚持共享发展,特别要实现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发展成果。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在发展中实现共享,主要通过区域和城乡协调来促进后发展地区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中,劳动者能够共享发展成果。

在城乡、区域现代化中实现共同富裕,一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体系。二是解决后发展地区农村富裕的问题,关键是要让后发展地区成为现代化重点区域,需要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在现代化中一体联动,实现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的包容性发展。三是必须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城镇转移人口和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四是乡村振兴问题,要解决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乡村振兴有一系列内容,但首先要解决的是乡村的生活条件问题,包括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问题。生活条件问题不解决,其他什么振兴都不可能。而江苏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解决了苏北农村地区住房改造问题。解决了居住和生态问题,一些高素质农民才能留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才能进入农村。

在基本分配制度中,要素报酬和按劳分配要包容。现在基本分配制度中,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不同的个人所拥有的要素存在很大差别,储蓄能力强的、技术水平高的、经营能力强的,致富能力也强,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缩小不同个人所拥有的参与分配的要素差别,要推进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人力资本投资。克服由起点不公平造成的结果不公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鼓励勤劳致富。在初次分配领域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准确评价直接劳动在企业效率提高中的贡献。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劳动报酬的增长不只是限于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还应该包含体现谋生要求的内容。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增长。

在再分配阶段更要讲公平。健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机制,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完善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建社会保障账户的制度。此外,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建立先富帮后富的机制。最后要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特别是不同收入居民享用公共产品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

洪银兴(作者为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