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0-11-26 10:36:00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高校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重要论述,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要健全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师头脑,引导他们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加强党员教师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教师党支部建设,把各类优秀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积极组织海外留学归国教师、青年教师赴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基层、国有企业等,以联合培养博士后、挂职行政岗位、受聘为研究员等形式开展实践锻炼,使他们增进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真正把信仰信念植根于灵魂深处。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关乎育人成效。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能促进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高校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价值引领,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在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严把师德师风关。创新师德教育,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引导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道德滋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涵养教师的奉献精神,鼓励他们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志趣爱好作为终生课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提升教师学识能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高校要着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等新时代人才基本需求,注重提升教师的学识能力,引导广大教师既做好“大先生”,又做好“教书匠”。坚持把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打造平台。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统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资源,以人才培育项目引导教师发展,以课题和智库研究支持教师发展,以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教师发展,以多元化活动服务教师发展。

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让学生真诚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除了理论上的说服,还靠情感的滋润。高校要积极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架设桥梁,夯实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关怀的基础,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要,用理解、引导的态度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建立和完善教师荣誉体系,选树师德标兵,加大奖励表彰力度,从物质和精神上肯定教师的辛劳与贡献。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讲好师德故事,弘扬楷模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

冯玉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张理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