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聚焦 学习新思想 视频讲堂 理论文库 讲师团动态 政工职评 专题
江苏大讲堂 > 理论文库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担当
2020-01-02 09:52:00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代主流媒体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要求及战略意义,聚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相统筹、同发力,以全媒体融合传播优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在青年群体中播下信仰的种子,让时代新人感悟真理力量,开创了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既有“音量”又有“音色”的理论传播大格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生动而成功的创新样本。

  高擎思想旗帜,以战略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举旗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高举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是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战略定力所在。主流媒体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伟大旗帜高扬在主阵地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吸收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因此,主流媒体必须统筹把握好“举旗帜”所包含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方面内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被誉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陈先达是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说,“‘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学说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不断续写新篇章、开辟新境界,正是得益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继承、捍卫和发展。党的理论宣传和理论创新,都必须基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深刻把握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才能坚定信念、明确方向,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保持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和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与时俱进的科学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时代、引领时代,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已然充分彰显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统筹理论舆论两种资源,高昂伟大思想主旋律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已有81年光荣历史的新华日报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追求,不仅生动记录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的艰辛探索,也忠实见证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华日报由此奠定了“言论立报”的深厚传统。当前,新华报业赓续红色血脉,以高度的政治和理论自觉,较早实现了从新闻纸向观点纸、思想纸的转型,形成“理论当家、舆论持家、两论兴家”的鲜明发展思路。

  “两论兴家”,打造“表达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理论是载道之魂,舆论是弘道之器。如果说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舆论工作则是让更多人明道、信道。新华报业始终坚持用理论升华舆论、用舆论助推理论,坚持“两论兴家”,在定向、定心、定速、定度上做好理论与舆论同频共振这篇大文章,打造兼具思想含量和话语魅力的“表达共同体”,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驾马车”,推进思想“供给侧改革”。近年来,新华日报打造评论、策论、理论“三驾马车”,确保做好思想引领的“供给侧改革”。其中,代表江苏省委声音的《苏言》专栏文章为党政干部所必读。多篇评论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和《新华文摘》等权威媒体转发,并获得多个中国新闻奖。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创办3年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多次得到中宣部表扬和资助,并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经验。

  

  2019年5月24日,第三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开幕式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青年师生开场朗诵

  筑牢青年信仰,以创新思维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使命之一。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新华报业全力打造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紧扣“马克思主义”和“青年说”这两个关键词,以思想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人群,坚定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积极做好理论话语的转换,让青年人内化于心

  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阐明了理论的大众化问题:“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列宁则有“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之说。在青年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经”,主流媒体尤需做好 “翻译”工作,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成大众话语、生活话语,兼顾内容的理性之美、表达的感性之美,以真理力量筑牢精神之基。

  理论大众化重在讲好“大众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论的大众化,他在讲话中所指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既平易近人又意蕴深远,为主流媒体如何把大道理分解成小故事、把深理论翻译成大白话树立了典范。“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每年都通过开展朗读马列经典、主题辩论赛等系列活动,让青年学子对经典著作的理性和感性之美有深切感知。

  理论大众化关键在“最后一公里”。2018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策划推出微信朗读活动,邀请国内60多位各界名家领读经典。在校园沙龙活动中,又组织40多位社科专家与青年学子互动。在现场,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带来实际利益,信它何用?”“总感觉经典离我们太远,应如何看待经典和现实的关系?”问者天真、坦率,答者真诚、睿智,场场充满精彩的思想碰撞。正是通过这种互动对话,有效打通了理论通往人心的“最后一公里”,使青年群体对经典著作的真实个体形象有了更新认识,对其思想理论学说有了更深感悟。

  大力激发思想成果的转化,让青年人外化于行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宣传普及、内化于心,而要让更多人外化于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两年多来,“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开放自信,善于发现新问题、喜欢接触新事物。但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同时,也有不少人陷入精神的空虚和迷茫。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激励青年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用信仰书写青春。“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从首届开始,就立足人生这一重要的“拔节孕穗期”,在部省属高校相继推出各类演讲、对话、知识闯关赛等,吸引学子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要话题,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和对话,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其中,江苏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有200多万人,如果范围拓展到社会上各类青年群体,这一数字将更为庞大。“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高校学子和机关单位、基层社区的青年群体,深入研读经典篇章、广泛开展主题分享。“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系列活动不仅培养了大批年轻的马克思主义忠实传播者,还辐射带动了更多的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取得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宣传成效。

  

  2018年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现场决赛

  凝聚最大共识,以融媒思维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经”

  汇聚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最大共识,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得人心、得未来。当前,年轻人多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下,容易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看待问题难免情绪化、片面化。新华报业深入践行总书记“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的指示精神,全力构建全媒体、立体化传播格局,以融媒思维聚民心,牢牢掌握舆论场上主动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形成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传播格局。

  从“纸媒”向“指媒”拓展,提升理论传播力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主流媒体要打破传播介质和传播渠道的壁垒,全力做好“四全媒体”建设,实现从“纸媒”向“指媒”乃至“智媒”的拓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媒体矩阵做好分众传播。创新理论宣传,尤需精确制导、细分受众、优化传播。近年来,新华报业不断强化旗下各类媒介的统筹建设和分众传播,构建多介质、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创办伊始,就有机融合了集团旗下的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江东观潮”、“理论之光”等报、网、端、微进行分众、立体的精准传播,充分彰显了纸媒求“深”、网站求“全”、移动端求“快”、全媒体求“融”的传播优势。2019年1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上线,负责运维的中国江苏网在打造“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的经验基础上,聚合理论学习资源,邀请社科名家加盟,成立“E起学习”工作室,使信仰的种子在青年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网上网下形成舆论合力。创新理论宣传,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形成舆论引导合力。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创新推出“我读马列经典”微信朗读活动,邀请张异宾教授、张广军院士、奥运冠军惠若琪、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等60多位各界人士领读马列经典,带动线上线下共1500万人次积极参与,掀起重温经典热潮。活动还策划推出“听书”的形式,吸引青年人制作、 分享了2000余部朗读音频。由15所高校参与的“信仰的味道”高校思辨PK赛,吸引342万人次参与线上投票。2018年2月,“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微信公众号上线,策划推出由知名思政教师担纲的“青马公开课”,为青年人打造了一款真正适合他们点、读、赞、转的活动品牌。

  从“高原”向“高峰”攀升,打造现象级产品

  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既要有“高原”,也要有“高峰”。当前,主流媒体普遍重视理论宣传,但由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大都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里的“高峰”,简单地说,就是理论传播的现象级产品。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与应然。新华报业通过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着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高质量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今年初,制订了高质量发展的3年行动计划, 高处着眼、高位推进,云借风势,为现象级产品的诞生夯实了基础。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华报业还锻造了一支既懂理论、又擅宣传的创作团队,为奋力攀登宣传思想工作“高峰”储备了生力军。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为代表的高端活动品牌的诞生,正体现了党报主流媒体在理论“高地”、思想“高原”之上再攀“高峰”的必然与应然。

  让现象级产品可遇亦可求。业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消极观点,认为现象级产品大都可遇不可求。实则每一款现象级产品的产生皆非偶然,自有其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和产品逻辑。“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创办以来,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不断丰富和提升,今年更是创建首批实践基地,由点及面,将相关主题活动推向全省142所高校。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如疾风迅雷,正在江苏大地上激发起越来越多人的精神和意志。新华报业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为突破口,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创新宣传党的理论成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本。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使命路上,我们将不断前行,“高原”之上再攀“高峰”,引领人们自觉将理论追求和价值追求相结合,更好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来源:《新闻战线》2019年12期(上),作者系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作者:双传学   编辑:蔡阳艳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